“发挂证的信息为什么会被禁言?”
“如果谁再敢发挂证广告,一律禁止访问……”
近日,记者登录某知名知识产权网站发现,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专利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下称“蓝天”行动)以来,该网站积极配合整改,发起了社区净网行动,删除了“挂证”等违禁信息,并对违规用户进行了永久封号。
专利代理“挂证”,是指专利代理师将本人持有的专利代理资格证书违规挂靠到非工作单位名下,以获取报酬或牟取其他利益的行为。根据行政许可法、《专利代理条例》及《专利代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专利代理师将本人的资格证书出租、出借,以及专利代理机构租用、借用资格证书,都是违法违规行为。
其中,《专利代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以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手段取得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证、专利代理师资格证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撤销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证、专利代理师资格证。正在进行的“蓝天”行动,也将专利代理“挂证”行为作为重点整治对象之一。
近年来,专利代理行业存在的“挂证”“人证分离”现象,严重破坏了专利代理师职业资格制度,影响了服务质量、扰乱了行业秩序。尤其是一些网站论坛的人才市场、需求对接等栏目,经常有人发布“求挂靠”“求挂证”等信息,为传播专利代理“挂证”信息提供了土壤。
一位资深专利代理师介绍,之前有一些知识产权网站、论坛的招聘栏目设有“资格证”板块,专门提供股东挂证、分所挂证这类信息。他认为,专利代理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行业,需要理科知识面广、法律知识扎实的复合型人才,如果通过“挂证”等形式,让不具备资质的机构从事专利代理服务,无疑会大大降低服务质量,有损行业健康发展。
为净化网络空间,打击“挂证”行为,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蓝天”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再推七大举措,其中就包括加大对“挂证”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根据通知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加强了对重点网络论坛的治理,对相关涉嫌传播“挂证”信息的论坛进行了调查。“蓝天”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一周多以来,已初步核实、并对多家涉嫌传播“挂证”信息的网站进行了截屏保存。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河北省、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分别对有关网站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网站进行限期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和承诺书。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约谈了解到,有的网站管理方对法律法规学习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挂证”信息的违法违规性质和网站自身应尽责任。约谈后,几个网站均及时采取了措施,删除了大量历史遗留“挂证”信息,对发布违法信息的用户“禁言”。累计共删除“挂证”信息约1.6万条,永久封禁涉嫌“挂证”信息的账号500多个,封停了相关涉嫌“挂证”的板块和栏目。
整治乱象效果初显,未来仍需久久为功。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联系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发现“挂证”违法行为线索并向地方转送,结合举报投诉、网络检测、实地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整治工作,保持打击“挂证”行为的高压态势。广东省等多个地方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对辖区内的专利代理机构进行排查,按照相关规定对查实违法违规的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进行处理。(本报记者 刘 仁)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知己知彼,应对AI专利壁垒
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 - 深圳专利律师 专利诉讼代理 专利侵权代理
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 上海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2021年10月2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