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罗斯柴尔德专利图像有限责任公司(Rothschild Patent Imaging LLC,下称罗斯柴尔德公司)对美国GNOME基金会提起诉讼,指控GNOME基金会的Shotwell相片处理器侵犯了其“无线图像分发系统和方法专利”,并迫使GNOME基金会交付上百万美元的专利许可使用费。GNOME基金会则认为,Shotwell相片处理器属于开放性软件项目,用户可以自由地开发使用,罗斯柴尔德公司的攻击毫无根据,他们会积极“应战”,绝不屈服于这种滥用权力、肆意勒索他人的“专利蟑螂”行为。上述消息一出,再度引发了社会对“专利蟑螂”的关注和热议。
近年来,市场上有不少企业都遭遇过“专利蟑螂”的困扰。因为,在知识产权领域,存在一些没有实体业务的非执业实体(NPE)通过购买专利或者收购某些破产公司的形式,获取大规模数量专利,最终再以起诉为由要挟专利的实际使用者,迫使其交付高昂的和解费或专利许可使用费。很多企业遭遇“专利蟑螂”诉讼时,会以为自身侵权或者因不想付出更多的诉讼成本,而在收到警告函后主动赔付相关费用,从而误入了“专利蟑螂”的圈套。
近年来,尽管各国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专利救济制度等措施加以打击,但“专利蟑螂”仍有办法躲之蔽之并持续“工作”。笔者认为,面对“专利蟑螂”现象,除依靠国家层面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外,企业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如善用专利检索工具、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发展专利防御基金等形式防御“专利蟑螂”的攻击。此前,美国互联网领域的微软、谷歌、苹果等公司,曾通过组建防御基金的形式,联合应对“专利蟑螂”,并相互受益。在亚洲国家,韩国智力发现基金在成立之初就宣称,要为韩国企业撑起专利“保护伞”,保护韩国“龙头”企业三星以及相关初创企业免受“专利蟑螂”的恶意攻击;日本知识产权桥基金通过组建有效、成本合理的专利评估体系并制定专利运营计划,将日本松下公司的“休眠专利”进行收购,捆绑至其基金专利池,为当地企业消除潜在障碍,从而避免“专利蟑螂”肆意滋扰。
笔者认为,各国企业在加速发展的进程中,不妨借鉴上述经验。只有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共同联动,制定可行的防御战略,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打破技术壁垒,消除障碍,最终驱逐“专利蟑螂”。(伊 一)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 - 深圳专利律师 专利诉讼代理 专利侵权代理
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 上海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2021年10月2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认为,...大型煤气化技术: 为相关产业节省三十亿元专利费 侯树文 记者王春
原标题:大型煤气化技术: 为相关产业节省三十亿元专利费 “在2005年之前我国没有自己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全靠引进。”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