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讯 记者章宁旦 通讯员吴丹 近日,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涉商业诋毁纠纷案,二审维持原判。
这是一宗涉及教培机构“争夺”优秀学员归属的案件,原、被告均系艺考培训机构。2021年3月,原告后某公司在其自媒体发表一篇题为《喜报!后某学子第一波合格证来袭》的推文,文中有“后某学子”朱某、侯某的个人照片和被某传媒大学录取的信息,并注明“两位同学为佛山校区老师一对一的学生”。推文发布后,被告益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将该推文及内容截图转发至“传媒艺考校长群”(群成员479人),并发言称“这群里有后某传媒的人吗?真是不要脸了。明明是我们的学生。等着律师信吧!”李某还将相关内容发布至本人“朋友圈”,并配文称“这家东莞的后某传媒,胆肥得毫无顾忌和羞耻心,盗用益某的成绩,脸呢?”益某公司员工邓某也在其“朋友圈”转发了上述图文。
原告认为被告的上述行为系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行为,要求被告删除所有诋毁信息,在主流媒体刊登道歉声明,并赔偿损失5万元。被告辩称,朱某、侯某是益某公司的学员,不是后某公司的学员,法定代表人和员工发布的内容属实。
法院经审理认定,朱某、侯某在2020年均接受了原告老师的一对一课程,且二人已授权原告自媒体永久使用其个人肖像、个人传媒艺考成绩。被告在缺乏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公开发布诋毁原告的信息,给原告的商业信誉造成了损害。结合被告的侵权行为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酌情确定其赔偿2.8万元,并在其自媒体发布致歉声明。被告不服,提出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王博律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博士后。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汕头仲裁委仲裁员,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等。上一篇:5名未成年人侮辱同龄少女获刑
下一篇:团伙走私电子烟面向未成年人销售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0年度知识产权十大案例、五十件典型案件(附全文)
4月2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法院2020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情况,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第13230501号“三得利啤酒 新鲜直送 当日生产 冷藏配送及图”商标驳回复审案
申请人的主要理由:申请商标由“SUNTORY”、“三得利啤酒”、“Premiun”、“当日生产”、“新鲜直送”、“当日直送”等图文要素组合而成。“SUNTORY”、 “三得利”是申请人商号及主打商标,其存在使得申请商标整体具备显著性和识别性,可以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申请商标中所含“当日生产”、“新鲜直送”、“当日直送”等字样是基于客观事实而做出的如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