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7日讯 记者张维 记者日前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目前知识产权领域“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已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指导管理的调解组织达1900余家,较2022年增加了700家。2023年受理案件13.4万件,较2022年增长45%。通过调解方式服务民营企业10.9万家、外资企业1500余家。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速推进、不断健全。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介绍,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建设持续加强。2023年新批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8家、快速维权中心7家,全国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构总数达到112家。已运行的保护中心和快维中心共受理知识产权保护维权相关案件12万件,受理专利快速预审请求23.9万件。在保护中心和快维中心备案的企事业单位约15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5700家。
知识产权诚信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局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对知识产权领域失信行为予以规制,累计将107名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涉及故意侵犯知识产权、从事严重违法专利、商标代理行为等失信行为。分两批推动北京、上海、浙江等19个省(区、市)及福建厦门、广西柳州等12个地级市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中国国家版权局与印度尼西亚司法部签署版权及相关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当地时间7月8日,中国国家版权局与印度尼西亚司法部在瑞士日内瓦签署版权及相关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该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印...中国国家版权局与英国知识产权局更新签署版权及相关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新华社伦敦7月5日电 当地时间7月4日,中国国家版权局与英国知识产权局在伦敦进行部级版权政府间工作会谈,并更新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