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旅游服务的王某,帮助11名电诈分子出境,非法获利18万余元。近日,经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2017年,王某在菲律宾一家旅行社供职时,认识了自称在某公司上班、实际从事电诈犯罪的张某(在逃)。不久后,王某辞职回国,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为他人提供出入境政策咨询、签证办理等服务。
2021年,张某为进一步扩大电诈团伙规模,联系上了王某,委托王某为电诈团伙从国内招募的人员提供出入境服务。为赚取利益,王某在未具体核实某公司工作内容的情况下,便开始通过办理旅游签证帮助他人出境。
随着我国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行动升级,电诈公司招募人员难度增加,且在出入境时经常遭遇“卡关”,王某又想到了商务签证。王某让出境人员将护照等基础资料提供给自己,然后联系其认识的菲律宾公司,委托对方出具虚假的商务活动邀请函。为提升成功率,王某还安排专人提供“保关”服务,以应付海关盘查。2022年8月,假装外出商务考察的孙某在菲律宾入境时遭遇“卡关”,此时,由王某安排提前在入境口等候的“保关”人员立即上前告知海关孙某的出境目的、来访地址,骗取海关信任后,孙某被放行。
2023年5月,苏州市公安机关侦破了一起跨境电诈集团案,将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王某抓获。2023年10月,该案被移送吴中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承办检察官对海量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仔细甄别,最终审查认定,2021年至2023年,王某通过编造虚假入境事由帮助11人骗取菲律宾商务签证,其中8人顺利入境菲律宾,王某从中非法获利18万余元。因王某主观对电诈集团实际工作不明知,因此不构成诈骗罪的帮助犯。
今年5月8日,吴中区检察院将王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此外,在王某帮助下违法出入境的电信诈骗犯中,目前已到案4人。今年8月13日,4人因犯偷越国(边)境罪、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余涉案人员仍在进一步抓捕中。(卢志坚 刘媛媛 吴松)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机票代理商有没有尽到提醒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