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消费者为追求健身效果,到健身房健身时会选择专业度较高的私人教练课程。如果原先信赖的健身私教离职了,健身协议能解除吗?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私教离职、会员要求退费的服务合同纠纷案。
滕某与宣城市某健身房于2022年7月6日签订健身私人教练协议书A,约定滕某支付9200元费用,购买私教课程3个月。协议签订后,某健身房安排私人教练汪某指导滕某健身。同年9月18日,滕某与某健身房再次签订协议书B并支付5760元购买24节私教课程。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书A履行完毕,续签的协议书B实际消费2个课时后,教练汪某离职,滕某未再去健身房上课。后滕某与健身房协商退费未果,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双方之间服务合同,健身房返还未实际消费的款项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在庭审过程中,原告滕某表示,课程期间其对教练汪某的教学服务和质量高度认可,且在沟通签订协议书B前,曾多次在微信中提及只认可汪某作为其私人教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滕某与被告某健身房签订协议书B并按约定支付费用,双方之间形成了合法有效的服务合同关系。私教课程具有一对一授课、充分信赖教练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的特殊属性,既然教练汪某从被告某健身房处离职无法继续授课,原告滕某主张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具有事实依据,法院予以支持。法院遂判决双方之间签订的协议书B服务合同关系解除,被告某健身房返还原告滕某剩余课程费5280元,并支付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
■法官说法
消费者选择购买私教课程往往是基于对教练的信赖,且私教一般会根据消费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定制专属的运动方案,双方存在默契,强调信任基础。在接受健身服务时,消费者一般与健身房签订合同,而非私教本人,故消费者应注意在合同中明确自己指定的教练。如果遇到健身机构对合同内容进行单方调整,包含健身教练、健身项目、健身地点等合同内容的调整,消费者权益遭受损害时,可以主动维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交通肇事勿侥幸 驾车撞牛逃不脱
员工遭遇线上加班怎么办 北京三中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障劳动者权益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态的多样化和用工方式的革新,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受侵犯的现象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特点。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