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2年8月,钱某出资16万元从农贸市场开发商处购买了一间店面的使用权,双方约定,钱某对该店面享有使用权的期限为15年,且钱某在15年期限内对该店面的使用权可以自由转让,但该店面的所有权归农贸市场开发商所有。2012年11月,钱某将该店面租赁给黄某,每年租金为20000元,租期为5年。2014年4月,钱某与艾某达成了一份转让店面使用权的合同,钱某将该店面剩余期限的使用权转让给艾某,艾某向钱某支付20万元的转让款。2014年5月,黄某被告知该店面使用权被艾某购买,黄某对此有异议,认为钱某与艾某的转让行为没有事先告知自己,侵犯了自己作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2014年6月,黄某诉至法院,以侵犯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为由,要求法院认定钱某与艾某签订的使用权转让合同无效。本案中,黄某对该店面使用权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
【分歧】
对于本案中黄某对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法律规定,黄某作为店面的承租人,仅对店面的所有权具有优先购买权,对店面的使用权并没有优先购买权。本案中,钱某与艾某之间签订的是店面使用权转让合同,并非店面所有权买卖合同,故黄某没有优先购买权,对其诉讼请求不应支持。 第二种意见认为,既然根据法律规定承租人黄某对店面的所有权具有优先购买权,而相对于使用权,所有权具有全面性,所有权将使用权包含在内,所以黄某对店面的使用权具有优先购买权,对其诉讼请求应予支持。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认为黄某对店面使用权具有优先购买权,理由如下:
开发商将店面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这一特殊经营方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然而,因法律的滞后性,我国的合同法仅对房屋所有权的优先购买权进行了规定,并没有关于房屋使用权的优先购买权的有关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时,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据此规定,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指承租人基于租赁合同,在出租人出卖租赁物时,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依法享有优先于其他人购买租赁物的权利。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具有以下特征:一、主体的专属性,即根据合同的相对性,优先购买权必须由承租人来行使;二、客体的特定性,即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指向的客体是租赁物——房屋;三、权利内容的受限性,即承租人应在同等条件下方可行使优先购买的权利;四、权利的对抗性,即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不仅可以对抗出卖人,而且也可以对抗恶意第三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赁合同,这是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前提条件;二、须出卖人出卖其房屋于第三人,这是承租人得以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对象条件。此处的“出卖”即指移转房屋的所有权;三、承租人必须具有和第三人购买房屋的同等条件,这是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实质条件。
据此推定,由于本案钱某与艾某之间系房屋使用权的转让,而并非房屋所有权买卖,势必认定黄某对钱某与艾某之间的转让行为不能主张优先购买权。但是,并不能因我国现行立法对房屋使用权转让时承租人有无优先购买权没有明文规定,就直接否定承租人对房屋使用权的优先购买权。
所有权是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房屋的所有权是指对房屋全面支配的权利,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拥有了房屋的所有权就等于拥有了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权利。房屋的使用权是指对房屋拥有的利用及有限占有权,房屋的使用权包含在房屋的所有权之中,是房屋所有权四项权能基本之一。
所有权比使用权更为全面深入,房屋所有权包含了房屋使用权。法律为了保护房屋承租人的合法权益,规定了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对出租人转让房屋所有权的行为加以限制,也就对出租人转让房屋的一切权利进行了限制,这其中就包括对房屋使用权的限制。正因如此,既然承租人享有对房屋所有权的优先购买权,那么承租人对房屋的使用权享有优先购买权就理应名正言顺。试想,如若承租人仅享有房屋所有权的优先购买权,而对房屋使用权无优先购买权,出租人为规避现行法律的限制性规定,以转让房屋使用权来代替转让房屋所有权,进而损害承租人的权利,使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落空,此也与立法精神相违背。如此,法律为保护承租人的权益而设定的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便失去了意义,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条也便是一纸空文。
因此,应当认定承租人对房屋使用权具有优先购买权,故法院应支持其诉讼请求。
(作者单位: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员工遭遇线上加班怎么办 北京三中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障劳动者权益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态的多样化和用工方式的革新,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受侵犯的现象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特点。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最新...签订股权购买协议后能否反悔?深圳南山法院:满足一定条件案涉协议可解除
本报记者 唐荣 李文茜 本报通讯员 付晓 本想入股好友公司,共同经营获益,没想到还未完成股权转让,公司就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