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商家无视患者生命健康,以工业氧冒充医用氧销售给医疗机构。检察机关在追究相关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基础上,对涉案公司提起药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法院最终判决其承担非法销售额3倍共计15421209.6元的惩罚性赔偿,并在当地媒体上公开道歉。
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新疆某气体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在未取得医用氧生产经营许可手续的情况下,从工业氧生产企业以每吨200元左右的价格购进工业氧,经非法伪造、变造医用氧出库单、检验证明等手续后,多次将工业氧冒充医用氧,以每吨3000元(其中运输费用约每吨2000元)左右的价格,非法销售给伊犁州直9家医疗机构,销售金额达5140403.2元。
202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发现案件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遂以民事公益诉讼立案办理。
办案检察官向伊犁州3家医疗机构的5名医疗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一致认为,工业氧是一种工业产品,而医用氧系医用药品,工业氧冒充医用氧使用后,生产中产生的杂质、有害气体等进入人体后必然会对患者造成健康损害。
伊犁州检察院于2020年8月5日向新疆高级人民法院伊犁州分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判令某公司承担非法销售额3倍共计15421209.6元的惩罚性赔偿,并在伊犁州级媒体上公开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2020年12月11日,法院作出判决,支持了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在上诉期间经法院依法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民事裁定,按上诉人撤回上诉处理,目前一审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办理此案的检察官表示,不法商家无视患者生命健康,以工业氧冒充医用氧,侵害了广大患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检察机关在追究相关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基础上,对涉案公司提起药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并根据其主观过错程度、持续时间、公益损害范围、获利情况等因素,提出3倍惩罚性赔偿,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达到让违法者痛到不敢再犯的目的。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员工遭遇线上加班怎么办 北京三中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障劳动者权益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态的多样化和用工方式的革新,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受侵犯的现象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特点。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