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12套产品就能返利”“发展会员就能获得丰厚佣金”……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一些新型传销模式披着“卖货”“返利”“会员制”的外衣滋生蔓延,严重损害社会和市场秩序。近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传销合同纠纷案件,认定双方当事人合作协议因涉传销而无效,驳回原告的所有诉讼请求。
2019年年初,程先生偶然得知某电商公司推出“某某优淘”App,认为该平台有发展前景,足不出户就能赚大钱,故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约定,程先生为公司开拓市场拉人头、发展下线,其团队消费达到50万元、200万元可奖励现金或股份,一年个人保底收入100万元,但程先生需以赊账的形式购入产品12套共3.6万元作为入门费。合作期间,程先生组建团队,拉亲戚、朋友发展下线,共为公司创造业绩超300万元,但公司并未按约定支付100万元的报酬,故程先生将公司告上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程先生交纳一定金额获得代理人资格,组织团队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并以发展的下线数量及销售情况作为提升等级、计算奖金的依据。上述行为,符合禁止传销条例中“交纳入门费”和“团队计酬”等传销行为的核心特征。此外,程先生无法说明具体的交易商品,公司亦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实际交易商品及经营的真实性。综上,双方为进行传销活动所签订的合作协议无效,程先生基于传销成员身份,主张获取报酬100万元不受法律保护,一审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程先生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员工遭遇线上加班怎么办 北京三中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障劳动者权益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态的多样化和用工方式的革新,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受侵犯的现象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特点。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