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旺季来临,一打开官方渠道发现,入住酒店的价格都很高,通过群聊,被害人找到了超低价的酒店代订服务后狂喜下单,然而她面对的却是……一位骗子!
这个骗子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谎称低价出售各豪华酒店房券、会员卡及航空公司会员卡等产品,骗取59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48万余元。
低价房券、“超值”会员卡,
这太让人心动!
2020年11月,被害人小美(化名)在微信里被朋友拉到了一个酒店的房券兑换群,看到群内有人在售卖房券,正好会有订房需求的小美就主动加了对方微信,也就是本案中的被告人李某。李某在微信售卖酒店房券的同时,也推销某豪华酒店5年会员卡。
这个会员卡令小美心动不已,时效5年,每年拥有该豪华酒店7晚的入住权,共35晚,房间还是可升级的;还送全球机场休息室使用权5年,可供两人使用,价格仅需1999元人民币。内心盘算了一下,小美觉得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遂同意办理。因为觉得超值,小美还推荐了其朋友几人一起购买。而事实却是李某将某豪华酒店的联名卡包装成了可以住35个晚上的酒店权益卡,并不能享受他所谓的这些权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李某虚构出来的骗局。
无独有偶,被害人小方(化名)也在微信中找李某购买了某航空公司的白金卡,李某通过谎称自己在某航空公司上班,让小方误以为其有渠道可以搞到特价机票和办理白金卡。其实是李某专门找人PS了该航空公司工作证,并发送伪造的工作证照片给对方引其“上钩”,然而李某始终未能如约兑付白金卡。
因为把一切描述得非常吸引人,像小美、小方这样的被害人,李某还“噱”到了五十几位。
杜撰邮箱、冒充官方,
这些都是骗局!
这些房券都能直接去酒店兑现吗?
不能。
这些房券是官方的吗?
不是,我就随便编一串数字给他们,数字也没啥规律。
到案后,李某承认出售的各类房券及会员卡为自己伪造,是为了使人相信电子房券的真实性,其实无法在酒店兑付。
经梳理发现,李某的诈骗手段具有一定共通性:比如李某会捏造酒店、旅行社客服等多个虚假身份,冒充客服人员与被害人对话,制造自己为官方的假象;当被害人购买电子房券后,李某前期会通过假冒客服进行邮箱预约,后期通过假冒客服进行微信预约。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某为加强谎言的可信度,找人专门制作豪华酒店的实体券,盗用某公司公章加盖在房券上。为了绕开被害人向酒店官方预定的环节,他会以方便统计预定房间信息的名义让被害人发邮件给其杜撰出来的邮箱,也可以作为他和被害人沟通的凭证。
绝大多数情况下,李某都以酒店满房、需要补差价为由拖延兑付,或者对于通过邮件预定的被害人不予理睬;而针对大部分购买了会员卡的被害人,李某则会以会员卡实物在路上、疫情为由拖延;收到豪华酒店联名“会员卡”的被害人也因为激活原因无法使用。
经审查,被告人李某将诈骗钱款用于维持个人高消费生活。
闵行检察院指控,2020年11月始,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虚假酒店房券信息,均为自己编造,无法兑付,骗取多名被害人钱财共计人民币48万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涉嫌诈骗罪。
检察官提醒
随着在线消费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混水摸鱼,大家在网上交易时需要加强防范意识。消费者在网络交易时切勿轻信非官方优惠信息,除了本案中的代订酒店、机票一类外,也应对代订火车票、代购提货券等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