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对"代理退保""代理维权"要提高警惕_湾区律师网

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对"代理退保""代理维权"要提高警惕

2022-08-19 00:27:00  浏览:1078  来源:高检网
  “一个自称是监管部门的人打来电话,说我之前买的保险产品存在欺诈行为,可以帮我退保费。”北京西城区居民郭林告诉记者,此前自己确实投...

  “一个自称是监管部门的人打来电话,说我之前买的保险产品存在欺诈行为,可以帮我退保费。”北京西城区居民郭林告诉记者,此前自己确实投保了一份人寿保险,所以接到电话有点着急,但对方“帮助退保需要收取1000元代理费”的说辞引起了他的警觉,“突然想起了新闻里说的‘代理退保’的风险,我赶紧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核实情况。”经过多方求证,郭林最终确定,这个“欺诈提醒”电话才是真正的诈骗电话。

  郭林的遭遇不是个案。近年来,“代理退保”已经形成黑色产业链,其运作模式呈现手法专业化、组织集团化等特点,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法分子通常的操作方法是,从非法渠道获取保险客户名单后,谎称可办理全额退保、修复征信等事宜,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鼓动消费者退保正常的保险合同并收取高额“代理维权”手续费后,用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手段恶意投诉保险公司,达到退保目的。退保后,有的不法分子还会诱导消费者“退旧买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甚至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暗藏集资诈骗风险。

  针对“代理退保”的风险,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不法行为侵害。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表示,这类不法行为不仅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暗藏集资诈骗风险,而且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不法代理维权组织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信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更要注意防范诈骗分子以“解决债务”“修复征信”等说辞骗取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行盗刷或转账的风险。此外,消费者如受蒙骗退保正常的保险合同,不仅丧失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如果购买保险产品后确有维权需求,应该怎么办?“可以直接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行业纠纷调解组织化解,或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有关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或服务有疑问,应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合理诉求或者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不轻信“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虚假承诺,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

  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保险前要仔细了解产品和服务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如果想要退保,应当选择正规渠道。首先要拨打投保人所投保商业保险的客服热线或到当地的保险公司客服中心确认是否符合退保条件,再按要求进行退保。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犹豫期内退保或非本人签名的保险退保,才能全额退还保费。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