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郭雯洁)“你的身份信息和户口登记问题已经落实了,你要好好改造,刑满释放后就能办理身份证了。”近日,在郑某寻衅滋事案开庭前,江苏省启东市检察院公诉人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被告人郑某,当了20多年“黑户”的他瞬间红了眼眶。
今年7月,启东市检察院受理了郑某寻衅滋事案。在审查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发现郑某身份信息缺失,没有户籍、身份证,名字是其自报的,年龄也是通过骨龄鉴定认定的。随后,检察官在讯问郑某时详细了解了其身份信息,得知他是四川人,从出生起便未进行过户口登记。
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看着这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眼里满是苦涩。因为没有身份信息,郑某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出行、就业也无法得到保障,性格暴躁孤僻。
“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即使是犯罪嫌疑人,我们也要平等地保护他的合法权益,这对于他积极改造、回归社会有积极作用。”该院承办检察官在了解情况后,决定在办理案件的同时,为郑某解决落户难题。
随后,检察官主动查阅资料,发现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八类人员可依法登记为常住户口。然而想要落实户籍登记,首先要查明郑某的身份信息,承办检察官联合公安机关多方走访在启东打工的郑某父母,明确郑某的出生日期,又根据郑某自述的户籍地址主动联系该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民政部门。通过不懈努力和各方协作,郑某终于能够办理户口登记了。
“我终于有合法身份、合法名字了!今后,我一定会做一个守法的公民,走合法的路。”郑某在庭审现场当庭认罪,并表示以后一定会好好做人,靠自己的双手努力生活。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员工遭遇线上加班怎么办 北京三中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障劳动者权益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态的多样化和用工方式的革新,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受侵犯的现象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特点。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最新...签订股权购买协议后能否反悔?深圳南山法院:满足一定条件案涉协议可解除
本报记者 唐荣 李文茜 本报通讯员 付晓 本想入股好友公司,共同经营获益,没想到还未完成股权转让,公司就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